您好!欢迎您来到成武县人民医院官方网站!

当前位置: 首页>>健康科普

躺不对,要受罪

 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

image.png

 

 

      手术治疗是治疗食管癌的首选方法。由于手术切除食管病变部位,患者术后食管、胃的解剖生理变化,术后饮食与术前相比也有很大的变化。所以在术后康复过程中,对患者术后体位也有特殊要求。

image.png

 

      

      今天,我们就来聊聊食管术后患者如何正确“躺”,避免康复路上的“坑”。

      一、术后平躺的危害

           食管手术后,人体的生理结构和功能发生了改变,尤其是食管与胃的连接部位(吻合口)较为脆弱,需要时间来愈合。如果术后患者平躺,可能会导致以下问题:

      1.增加反流风险

      平躺时,胃内容物更容易反流到食管,甚至进入气道。这种反流不仅会引起反酸、烧心等不适,还可能导致误吸,引发吸入性肺炎。对于食管癌术后患者来说,这种反流还可能刺激吻合口,增加吻合口瘘的风险。

      2.影响呼吸和循环

      平躺时,腹部对膈肌的压力增加,导致肺部扩张受限,呼吸功能下降。同时,心脏的回心血量也会受到影响,加重心脏负担。这对于术后身体虚弱、呼吸功能尚未完全恢复的患者来说,是非常不利的。

      3.延缓胃肠功能恢复

      平躺姿势不利于胃肠蠕动,可能导致胃排空延迟,增加腹胀、恶心、呕吐等不适。这些症状不仅影响患者的舒适度,还可能进一步影响营养的摄入和吸收,延缓康复进程。

 

      二、术后正确的躺姿

      为了避免上述问题,食管术后患者需要在术后早期和恢复期采取正确的躺姿。

      1.术后早期:半卧位

         术后早期(通常为术后1周内),建议患者采用半卧位,上半身抬高30~45。这种姿势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:

      使用2~3个枕头叠放,支撑上半身。

      使用楔形枕头或可调节床垫,使上半身与床面呈30~45的倾斜。

      半卧位的好处包括:

      利用重力作用,减少胃内容物反流到食管的机会。

      减轻胸腔和腹部的压力,促进呼吸和循环。

      有利于引流管的引流,减少伤口感染的风险。

      2.恢复期:侧卧位或半卧位

      随着术后恢复,患者可以逐渐尝试侧卧位。侧卧位的选择需要根据手术切口和吻合口的位置来决定:

      如果手术切口在左侧,建议采用右侧卧位;反之亦然。

      避免向患侧翻身,以免牵拉吻合口或压迫手术区域。

      在侧卧位时,可以在胸前或后背放置软枕,以维持稳定的姿势,减少翻身时的牵拉。

      此外,患者在恢复期仍需保持上半身抬高10~15厘米,尤其是在夜间睡眠时。这可以通过在床头垫砖块或使用楔形床垫来实现。

      3.特殊情况的体位调整

      如果患者术后出现咳嗽、痰多的情况,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采用半坐位或前倾坐姿,借助重力促进排痰。但需要注意避免剧烈咳嗽,以免增加吻合口的张力。

      对于反流症状严重的患者,可以采用“斜坡卧位”,即上半身抬高50~60,膝盖下垫软枕,保持身体自然弯曲。

 

      三、术后体位调整的注意事项

      避免完全平躺:术后3个月内应避免完全平躺。

      餐后不宜立即卧床:进食后2小时内不宜卧床,以免食物反流。进食后可以适当散步,促进胃肠蠕动。

      避免蜷缩或趴睡:这些姿势会增加腹腔压力,影响呼吸和消化功能。

      使用辅助工具:如楔形枕头、可调节床垫等,可以帮助患者保持正确的姿势。

      定期调整姿势: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可能导致肌肉疲劳或压疮,应定期调整姿势。

 

      四、术后康复的其他建议

      饮食调理:术后饮食应从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半流质、软食,最终恢复到普通饮食。

          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和烟酒,多食用新鲜蔬果及易于消化的营养丰富的食物。

      早期活动:术后应尽早下床活动,促进血液循环,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。但活动量应循序渐进,避免过度劳累。

      心理调适: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、抑郁等情绪,家属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,帮助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。

      食管术后康复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,正确的躺姿只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。患者和家属需要充分了解这些知识,并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,严格遵守术后康复的各项要求。只有这样,才能快速康复。

      定期复查:术后一定要定期进行复查,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。